闽材采:数字供应链深入建材市场交易的探索与实践
2022-01-20 17:58:101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字资源为重要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数字经济发展阶段。对照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在原有的建材产业的流通领域进行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在推动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胆创新,新模式颠覆传统的交易模式。提高市场经济的稳定良性发展。
一、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关联
2015年以来,住建部及中国建筑业协会牵头组织了两个重大课题的研究:一个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相关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分析》,另一个是《建筑行业和产业分类标准研究》,这两个课题科学、系统的对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拉动作用,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放在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中比较进行了论述,让人信服,也第一次从理论研究的高度肯定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为了不让这两个分别花费了课题组专家大半年心血的劳动成果被束之高阁,根据国家统计年鉴资料分析,我国建筑业近十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提供的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如:钢材、木材、水泥、平板玻璃等成百上千种材料),可以不夸张的说,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建筑业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被其他产业使用,也促进了建筑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用一段话高度概括了建筑业与各行业的关联:“建筑业通过完成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全社会劳动就业状况以及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拉动很大,其产品大都为最终产品,并且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很少被用于中间消费。据统计,建筑业的固定资产形成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形成的54%,这就不难理解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为什么都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联系各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生产手段之一,并且把建筑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并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二、建筑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1、建筑业是吸纳城镇劳动力最多的行业。
各行业对城镇劳动力的直接和间接吸纳人数,进行42个行业的排序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每亿元最终使用及可间接吸纳的各行业就业人数。研究成果表明:建筑业的城镇人口吸纳能力超过42个行业合计数的四分之一,每增加亿元最终使用可直接吸纳城镇劳动力7325人,是第2名公共管理行业2504人的近3倍.每增加亿元最终使用间接吸纳劳动力7531人,超过第二名交通运输业(2261人)达5270人。由此可见,建筑业作为吸纳城镇劳动力是绝对的支柱产业,在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2、建筑业是对地方经济贡献巨大的行业。
房地产为地方财政资金做出了巨大贡献,土地出让金、相关税收都是收入大头,房地产行业的直接发展让地方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拉动GDP、完成城市产业布局、建设配套设施、开发公共资源、还带动了57个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并不会达到当前的水平。
2020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对比欧美很多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0%以上的发达国家,房地产业所占GDP10%以上。美国2020年GDP21万亿美元,其中房地产创造的行业GDP就达到2.7万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比例为12.9%。
3、建筑业是致富农民成效显著的行业。
根据2015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由江苏省住建厅与江苏省统计局共同发布),全省农民从建筑业获得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28%以上,建筑业发达的地区超过30%。建筑业年人均报酬超过5万元的江苏13个市当中,有6个市:南通市6.54万元、苏州市6.31万元、泰州市5.78万元、扬州市5.72万元、南京市5.42万元、常州市5.41万元。其余就连苏北几个建筑业欠发达的市,年人均劳动报酬也均在4万元以上。2015年江苏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年均劳动报酬达到50103元/人,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一倍以上。按国家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农民工人均年收入36864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一个农民工收入可以养活3.99人,所以建筑业在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三、闽材采:开创数字经济时代建材交易新模式
要实现数字经济时代公平与效率的更加统一,建材市场的传统交易模式必须创新,“闽材采”平台具有资讯服务、平台交易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货运服务四大功能。
(一)资讯服务
坚持数据要素是引领建材交易市场公平竞争,安全有序供应,价格稳定的核心引擎作用。用数据要素打破时空阻隔,提高社会资源的普惠化。
“闽材采”与专业数据分析机构——生意社战略合作,为所有入驻“闽材采”的会员企业提供建材产业链供应链专业的数据分析服务,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推动交易市场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繁荣发展。
(二)平台交易服务
“闽材采”依托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打造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线上现货交易市场。用户只要在互联网平台上点击鼠标,即可实现各种商品交易并能满足用户的各种支付方式。
(三)供应链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一直是产业供应链的上弱势群体。要实现数字经济形态下市场经济各参与方的公平性,必须提升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而供应链金融是重要的工具。
在“闽材采”,中小企业可以获得由“闽材采"提供服务,用于采购商品的银行供应链金融贷款。该贷款由用户集中委托“闽材采”以集采形式与材料商对接,充分应用资金和采购数量的优势,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为中小企业在商品资源的选择上,商品价格的议价上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待遇。最重要的是直接降低了采购成本,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真正统一。
(四)网络货运服务
商品采购下单从商家地到终端用户有漫长的运输线。而网络货运平台是实现互联网流通领域高效、公平、安全的基本保障。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来监督管理货品的安全与动态。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全面性,对当前的进度有更全面的统筹安排。
四、闽材采与传统交易市场的三大区别
“闽材采”是数字化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与传统采购交易市场的主要区别为:
区别一:“闽材采”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引擎的服务平台。传统的交易市场是竞价交易市场,资源和价格是吸引客户入驻的重要因素,而闽材采是通过数据资源的有效供给,数字赋能和金融助力是平台吸引客户入驻的核心影响力。
区别二:“闽材采”的盈利模式源自集采分成。传统贸易商是以赚取销售差价为盈利手段,而合作共赢是“闽材采”的发展基础和基本理念。因此时空阻隔,资源垄断,人为制造市场行情就成为传统贸易商获利的基本手段。
区别三:“闽材采”拉近了材料商与终端用户的时空距离,让资源实现了普惠化。让用户自由选择商品资源,参与价格谈判,真正体现了市场经济参与方的公平性。
五、闽材采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将迈向全面扩展期。“闽材采”本着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开创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的新业态新模式。相信随着“闽材采”的推广应用,更多的商品会雨后春笋般地效仿”闽材采”模式。而数字化交易模式的迅速发展又为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数字化交易平台帮扶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门槛低、见效快、获得感强和效益明显之特点。以“闽材采”为例,产业链供应链关联的所有企业均可免费入驻“闽材采”,享受平台开发的各种数据资源,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帮扶企业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商务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同时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对接,加速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解决了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